在休闲零食的缤纷世界中,盐津铺子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,以独树一帜的风味和匠心品质,点亮了无数消费者的味蕾。
从最初的默默耕耘到如今的行业灯塔,盐津铺子以对品质的执着和对创新的追求,一步步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。它的每一步成长,都是对“让美味更有温度”的承诺;它的每一次突破,都是对“让零食更懂生活”的诠释。在这片充满竞争的市场中,盐津铺子用实力证明,真正的美味,不仅在于舌尖上的享受,更在于品牌对匠心的坚守和对消费者的深情。
从小作坊逆袭成170亿巨头凭什么?
从一家小作坊做到市值第一,盐津铺子的创业史十分励志。2005年,在沿海外资食品企业工作多年的张学武回到湖南浏阳老家,接手父亲创立的零食小工厂,并创办了盐津铺子。
早期,盐津铺子以果脯蜜饯为主,率先推出独立包装的凉果蜜饯散装产品,迅速打开市场。2006年,盐津铺子签约沃尔玛,开启 “直营商超” 模式。虽面临外资商超严苛的质量要求,但成功进入后,其品牌建设之路更为顺畅。
到2016年6月,盐津铺子产品已进入众多大型连锁商超的1700多家门店,拥有700多家经销商。在此期间,产品种类不断丰富,除果脯蜜饯外,还推出休闲豆制品、坚果炒货、休闲素食、休闲肉制品等四大品类,且始终坚持 “自主生产” 原则,成立多个相关工厂。
2017年2月,盐津铺子在深交所上市,成为 “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”。2018年,推出 “店中岛”战略,在商超内设展示和销售区域,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量。
近年来,零食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但盐津铺子却凭借着扎实的业务基础和敏锐的渠道布局,实现了业绩的强劲增长,股价表现十分稳健,最终逆袭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零食企业。
图源:盐津铺子官网
数智化赋能,造高品质零食
2005年成立以来,盐津铺子不断升级品牌、创新品类、拓宽渠道,收入规模增长稳定,市值超150亿元。在风云变幻的休闲食品行业,打品牌、推新品、铺渠道是常规操作。正是随着产品的不断更迭、业务的不断发展,管理的颗粒度越来越小,管理者对IT系统的期待也越来越高。
图源:盐津铺子官网
盐津铺子原有信息化平台单一组织结构,不足以支持公司集团化管理的需要,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,员工体验有待提升。数据规范、流程效率、业财融合、系统迭代成为盐津铺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痛点,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来排除阻碍企业大步向前发展的障碍。
休闲食品行业作为市场空间巨大但又竞争激烈的产业,数字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。一路大步前行的盐津铺子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,利用解决业务痛点为机会点,进行数字化转型,制定了业务与IT发展战略。盐津铺子也将数字化建设作为度过转型阵痛、实现逆势增长的重要举措,于2020年再次携手金蝶展开深入合作,针对业务发展痛点,夯实信息化基础,以数字化赋能规范研发、高效生产与全面营销。
对于研产销一体化的休闲食品企业而言,供应链的协同畅通至关重要,这其中首要依赖于数据、流程的贯通。盐津铺子以金蝶云星空为核心搭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,通过财务、供应链、生产管理、技术平台等模块的应用,实现采购、计划、生产、库存管理、质量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贯通,统一数据中心,并实现异构系统集成,实现全方位立体管理、高效协同。
销售管理、计划生产管理、采购与仓储管理等近100个流程经过系统的梳理与规范,变得“井井有条”。业务流程实现贯通后,有效消除了管控风险,提升工作效率与协同紧密度,员工逐步向更具价值工作转移。
通过对主数据规则进行重新定义、清理与配置,盐津铺子现在已经搭建统一的数据中心,进行统一管理,有效解决基础数据不统一、物料编码不唯一、失效数据多等问题。统一的数据中心对于规范生产、助力经营决策意义重大。制定基础数据管理策略与取数规则后,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、准确性与及时性,提升数据质量,支撑企业战略决策体系,在预算、绩效、资金、财务等各环节实现集团管控。
高效转型塑造行业新标杆
盐津铺子与金蝶的协作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,精进产品质量、提升管理质量,告别转型阵“痛”,共同摘取数字化转型的甜蜜果实,打造休闲食品行业转型新样板,构建休闲食品产业发展新业态,成为引领中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风向标。
张学武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:“慢就是快,我们比较重视综合能力发展的节奏把握。”
解读完盐津铺子的案例,或许我们可以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。这两年盐津铺子业绩高歌猛进,靠的是好产品。好产品的背后,是长期全产业链布局锤炼出来的强大研产能力与组织能力。
在行业变革时期,在中国这个异常复杂、极度内卷的市场,盐津铺子的案例也给行业带来了启发:沉下心来,加强供应链端的实力建设,为市场提供真正的好产品,才能真正沉淀品牌资产,成为一个长期、持续能够引领行业增长的企业!